考研政治中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章节,其中该章第二、三节几乎是每年必考的部分。由于它十分重要而且内容庞杂,因此,考研网校复习专区将分两期对其详细探讨,同时也欢迎各位考生到考研教育网论坛发表意见和建议!这部分内容我们已讲过一期,这一期我们继续来讲解。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只有完成前一个阶段的革命任务,才能进行下一个阶段的革命。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但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不同点比较 |
旧民主主义革命 |
新民主主义革命 |
革命领导权不同 | 领导者是资产阶级 |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
时代条件不同 | 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 |
指导思想不同 | 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指导 |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
革命目标与革命前途不同 | 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 | 在中国建立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然后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
下面来看2004年真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________.
A、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B、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C、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
D、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E、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的思想。这个知识点,我们在上面已讲解得很清楚了。很显然,正确答案是D、E.
选项A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试图把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属于“左”倾错误。选项B显然是错误的。选项C与选项A相反,把中国革命的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割裂开来,中间横插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犯了右倾的错误。
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论述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国体)和政权组织形式(政体),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1949年,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完整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完善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政治纲领一般包括国家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即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家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
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
2001年真题: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是指_________.
A、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各占三分之一
B、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党派各占三分之一
C、共产党员、党外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D、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各占三分之一
分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所谓“三三制”,是指在政权组成人员上,共产党员(代表无产阶级)、进步分子(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各占三分之一。
这个知识点,考生记住即可。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
人民民主专政之所以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是因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打碎敌人的国家机器,建立人民自己的国家政权。
人民民主专政之所以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纲领,是因为中国革命是分两步走的,革命在全国胜利后,只是走完了第一步,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接着就要不停顿地走第二步,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的主要内容:
1、阐明了新中国政权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2、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内部各阶级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指出工人阶级是领导力量,工农联盟是人民共和国的基础,民族资产阶级还有很大的作用,但不应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地位。
3、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任务及民主与专政的相互关系。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内部的民主和对反动派的专政两个方面的结合。只有对敌人实行专政,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只有发扬人民民主,才能对敌人实行有力的专政。
4、阐明了新中国的对外政策。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必须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同时要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在互利的条件下和外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
1999年真题: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一篇重要文章中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___________.
A、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B、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C、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变化制定党的政策
分析:由前面的讲解,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是A选项。
三、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毛泽东在《新民主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1947年12月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把新民主主义社会所要实行的经济纲领概括为:“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又是土地问题。消灭封建地主阶级,实现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2004年真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官僚垄断基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分析:毛泽东在提出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时,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摆在了第一位。发动广大贫苦农民进行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所以正确答案为C选项。
而A为干扰项。因为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的所有权并不归国家所有,而是归农民私有。这恰恰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只有到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或改造时,才会消灭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的私有制度。
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
党在创建和大革命时期,对土地革命认识不足。
国民革命失败后,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1928年中共六大明确提出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的阶级路线,调整了侵犯富农的政策,但土地所有权等问题尚未解决。
1931年,基本形成一条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抗日战争时期,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进行土地改革势在必行。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变减租减息的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
1947年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同年12月,毛泽东对土地改革中出现的“左”的偏差,强调必须注意两项基本原则:第一,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第二,必须坚决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完整地概括了党的土地革命总路线:“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时期,在土地改革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新中国建立伊始,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的新解放区的农村,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土地制度的改革。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改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也调整为: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的革命性质:
一方面,官僚资本是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经济基础,具有买办性和封建性,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性质;
另一方面,反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有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2003年真题: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___________.
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
分析:这一题的正确答案是B.干扰项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D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C不属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内容,也不具有双重革命性质。
三大经济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经济方略,它的实行使中国逐步建立起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形成了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对此,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四、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由无产阶级领导,即是指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
所谓民族的文化,就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化思想,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与独立。
所谓科学的文化,就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真理,强调理论和实践相一致;是一种“反对武断、迷信、愚昧、无知,拥护科学真理,把真理当作自己实践的指南,提倡把握科学真理与科学的思想,养成科学的生活与科学的工作方法的文化”。
所谓大众的文化,就是应为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因而也是民主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化,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提供了行动准则和基本模式,将引导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最终走向社会主义。
相关链接:考研网校复习专区政治指导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
声明:该内容为考研教育网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考研教育网”。否则,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 编辑推荐
·2019年医学硕士辅导 ·2018年考研大纲汇总 ·2019考研公共课网上辅导课程 ·2019考研管理类联考网上辅导热招!! ·2019考研英语全程班620元 ·2019考研政治全程班58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