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部分
物理化学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化学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化学问题的主要工具之一。
本大纲将内容按章节分“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三个层次。
参考用书:《物理化学(上、下)》(第四版),南京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结构化学基础》(第二版),周公度、段连运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考试题型分为填空、简答、改错、计算、推导等。
考生自带计算器。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了解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卡诺循环的意义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观本质;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内能的概念,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的意义,赫斯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熟练掌握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理想气体在等温、等压、绝热等过程中的ΔU、ΔH、Q和W,用生成焓、燃烧焓计算反应热。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统计意义,偏摩尔量及化学势的意义,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内容及规定熵值的意义、计算和应用;掌握热力学函数U、H、S、F、G的概念及物理意义,并利用ΔG判别变化的方向和平衡条件;熟练掌握一些简单过程中的ΔS、ΔH和ΔG的计算及用范霍夫等温式判别化学变化的方向,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克拉贝龙和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
第三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
了解最概然分布,平动、转动、振动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玻色-爱因斯坦统计及费米-狄拉克统计;掌握配分函数及其物理意义。
第四章 溶液
了解理想溶液及其通性,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逸度和活度的概念,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分配定律;熟练掌握溶液浓度的各种表示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第五章 相平衡
了解相、组分数和自由度的意义,相律、杠杆规则及其在相图中的应用,完全互溶双液系P-x图及T-x图,蒸馏、精馏的基本原理,三组分体系-水盐体系相图的应用及相图在萃取过程中的应用。
第六章 化学平衡
了解由平衡条件导出化学等温式及公式的应用,平衡常数与温度、压力的关系;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均相和多相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熟练掌握ΔGmθ的意义并利用其估计反应的可能性,Kpθ、Kp、Kx和Kc间的关系。
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
了解迁移数的意义及常用测定迁移数的方法,迁移数与摩尔电导率、离子迁移率间的关系,离子氛的概念;掌握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意义及其与溶液浓度的关系,电解质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意义及其计算,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熟练掌握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和电导的测定。
第八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了解温度对电动势的影响及ΔrHm和ΔrSm的计算,电动势产生的机理及电动势测定方法;掌握电动势与ΔrGm的的关系;熟练掌握标准电极电势表的应用(包括氧化能力的估计、平衡常数的计算等),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及其电动势的计算。
第九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
了解分解电压的意义,产生极化作用的原因及超电势在电解中的应用,电解分离、金属腐蚀及防腐,化学电源的类型及应用。
第十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
了解三级反应;掌握对峙反应、平行反应和连续反应的特点及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微分关系,温度、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阿仑尼乌斯经验式及其各物理量的计算,链反应的特点及拟定反应历程的一般方法;熟练掌握等容反应速率表示法及基元反应、反应级数等基本概念,零级、一级、二级反应速率公式及由实验数据确定简单反应级数。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了解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碰撞、过渡态和单分子反应理论的基本内容及一些简单基元反应的速率常数计算,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常用实验方法,溶液中反应的特点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催化反应特点及常见类型。
第十二章 表面现象
掌握表面吉布斯自由能、表面张力的概念,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的区别与验证方法。
第十三章 胶体分散体系及大分子溶液
了解胶体分散体系的基本特性及其在动力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等方面的特点,溶胶的稳定性及电解质对它的影响,电解质凝聚能力,乳状液的种类及乳化剂的作用。
结构化学部分
第二章 原子结构和性质
了解波函数与电子的分布,多电子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性质;掌握单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及各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原子光谱及光谱项。
第三章 双原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了解分子轨道理论和双原子分子结构;掌握分子光谱、光电子能谱。
第五章 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了解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轨道对称性与反应机理、共价键的键长和键能、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的大小形状关系;掌握轨道杂化理论、HMO法,核磁共振波谱原理、化学位移及自旋耦合概念。
第六章 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了解δ-π键,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合物及性质;掌握配位场理论。
◇ 编辑推荐
·2019年医学硕士辅导 ·2018年考研大纲汇总 ·2019考研公共课网上辅导课程 ·2019考研管理类联考网上辅导热招!! ·2019考研英语全程班620元 ·2019考研政治全程班580元 |